搜尋此網誌

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

感覺,感覺,感覺

感覺有多敏銳?每個人,差多少?
如果只看一眼,你認為看見了什麼?

心理學有很多錯視的照片與實驗,可以證明人的感覺是很容易自欺,欺人的
明白我們的極限,也許會更有彈性的,接受更多可能~




※神經末稍所特化出來的感覺:嗅覺、痛覺、溫度覺、觸覺,為裸露的神經元末稍,上面就有接受器。
※特化的感覺細胞(是細胞,不是神經,但可以像神經一樣,接收刺激轉變成電位後,再將細胞內的化學物質,傳給下面的神經元):聽覺的毛細胞、味覺的味蕾的味覺細胞、視覺的桿細胞及錐細胞。
※游離神經末梢(無髓鞘):冷的感受器分佈於真皮上層,熱的感受器分佈於真皮深層。

依據對刺激的反應,感覺接受器可分成2種:
1. 相位感受器(快適應):剛受到感覺刺激時,會一直放電,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,相位感器適應了這個感覺刺激,放電速度就會減慢,能對持續性的刺激減少注意力,而對突然改變的刺激有所警覺。例如:負責壓覺的巴氏小體、梅克爾氏盤與洛弗尼末梢、嗅覺接受器、味覺接受器。
2. 張力感受器(慢適應):從感覺刺激一開始到結束,都一直持續性的放電,不會有感覺適應,如:痛覺接受器。

痛覺
1.痛覺感受器是游離的感覺神經末梢,劇烈疼痛是由,有髓鞘的神經軸突(屬於纖維)作快速傳導,如:針刺。而持續的鈍痛,則由傳導速度慢的無髓鞘神經軸突(屬於C纖維)所傳導,如:經痛。
2.高溫可藉由感覺神經元樹突上,特定膜蛋白的活化,而產生痛的感覺,此蛋白稱為番辣椒素接受器。而另一種薄荷醇接受器的機制,也與番辣椒素接受器類似,它是對冷覺及薄荷醇刺激可產生去極化反應。
3.受傷細胞所釋放的ATP以及在感染及發炎反應期間,pH值的局部下降也會導致疼痛。

特定神經能量定律
刺激一條感覺神經,只能接收一種刺激、產生一種感覺,例如:雖然每一種感覺,最後都是透過動作電位來通知大腦,但大腦會知道什麼樣的感覺,是透過什麼樣的傳遞路徑來的,例如:光線刺激視覺神經,發動作電位通知大腦,大腦知道這是從視覺神經來的路徑,因此會產生視覺,所以如果對著眼睛發出聲音,眼睛是無法完成,聽覺訊息的傳遞的,每一種感覺神經,都有它專屬的神經路徑,並只負責傳遞固定的一種感覺刺激。警覺,則是屬於非特定神經能量。

脊髓上行徑(感覺神經→大腦)
1.內側蹄系徑=背柱系統=薄束及楔狀束《精細觸覺、本體感覺、精確壓力覺、震動感、兩點覺》:第一級神經元(薄束)→ 延腦 第二級神經元交叉至對側延腦交叉)→ 視丘 第三級神經元至大腦皮質中央後回。
2.前側系統《外側脊髓視丘徑(溫度、痛);前脊髓視丘徑(粗略的觸覺、壓力感覺)》:第一級神經元 脊髓 第二級神經元交叉至對側脊髓交叉)→ 視丘→ 第三級神經元至大腦皮質中央後回。

★臨床應用:有一個人車禍受傷被送到急診(可能傷到胸椎),當輕輕的搔癢2隻腳的腳底時,左腳有感覺,右腳沒有感覺,請問,哪一側的胸椎脊髓可能受損了?若再給予2隻腳痛覺刺激時,哪一隻腳會感覺到痛?
答案:他的左側胸椎受傷,右腳不會痛

發生電位(感受器電位)
由感覺神經末梢,針對環境刺激,所產生的漸進電位,與突觸後電位相似。若是裸露的神經元末稍,當過閾值就會直接引發動作電位;而特化的感覺細胞,則會釋出化學物質給後面的感覺神經,當過閾值就會在感覺神經引發動作電位。

感受區
一個神經元的管轄範圍、可以引起動作電位產生的那個區塊,就是整個神經軸突末稍所分布的地區。不管同時幾個刺激,這些刺激如果同時都落在同一個神經元的感受區內,那就只有那條神經會發動作電位,大腦也只會感覺到,有一個刺激點。因此,若一個神經元的感受區越大,那個地方的感覺就越不敏銳;若一個神經元的感受區越小,感覺就越敏銳。

能讓感覺敏感度提高的方式
1.感受區小:可以引起同一條神經,產生動作電位的刺激範圍。範圍愈小,愈敏銳。
2.感覺接受器密度高:相同面積下,接受器越密集,越敏感。在一個小範圍裡,神經數目有很多(感受區就會比較小),或是在神經末稍上的接受器密度高,對感覺就會越敏感。
3.兩點覺的閾值小:2個刺激點的距離很小,就能夠刺激到不同的2條神經,就能夠分辨出同時有2個刺激點;兩點覺的閾值如果很大,代表2個刺激點的距離要離很遠,大腦才能分辨,同時有2個刺激點的刺激。因此,兩點覺的閾值越小,感覺敏感度越高。
4.要有側邊抑制:受到最大刺激之感受區的神經元,其軸突側枝會發出動作電位,來抑制其他周圍的感覺神經發動作電位。因此大腦只需要專心接收,來自受到最大刺激的神經元的訊息就好,其它旁邊神經發的動作電位,早就被主要神經攔劫掉了,大腦接收不到,因此提高感覺敏感度。

味覺
味覺的接受器,味蕾,是由很多個上皮細胞(味覺細胞)所構成,在這些上皮細胞的上面有微絨毛。當吃進去的化學物質溶解在液體裡面時,就會和微絨毛上的離子通道或接受器結合,上皮細胞的下面,有感覺神經接收上皮細胞接受器傳來的訊息。味覺經由第一級感覺神經元→延腦→第二級神經元→視丘→第三級神經元→大腦中央後回的感覺皮質。每一個味蕾都含有,能感覺酸、甜、苦、鹹及等味道的上皮細胞,雖然每一個味蕾,都可以感受到所有的味覺,但敏感度卻不盡相同,例如:舌尖對甜味較敏感,舌根則對苦味較敏感。而每一種類的上皮細胞,會和其對應的感覺神經連接,例如:食物中的鹹會透過Na+,去刺激負責接收鹹味的上皮細胞的離子通道,使上皮細胞釋放化學物質,並將訊息傳遞給負責鹹味的感覺神經,而酸味的上皮細胞,就會與酸味的感覺神經相連接。因此,每一個味蕾,可能含有負責各種味覺的上皮細胞,但每個感覺神經元,卻只負責一種特定味覺形式的訊息。位於舌前2/3的味蕾,由第7對腦神經顏面神經傳遞,位於舌後1/3的味蕾,則是藉由第9對腦神經舌咽神經傳遞。然而,我們真正感覺到的味覺,是味覺加上嗅覺在咽喉內融合所產生的結果。而辣,是痛覺


嗅覺
嗅覺神經為雙極感覺神經元具有細胞分裂(再生)的能力,一端為樹突(裸露的神經元末稍),延伸至鼻腔處,不需透過特化的上皮細胞,化學物質溶解在液體裡面時,氣味分子與神經元接受器旁的G-蛋白結合→活化腺苷酸環化酶→活化第二傳訊cAMP→開啟Na+Ca2+通道(Na+Ca2+從細胞外跑到細胞內)→去極化→動作電位,就會刺激嗅覺神經元樹突細胞膜上的感受器發動作電位。另一端為無髓鞘軸突,穿過篩板上的孔洞,進入大腦的嗅球,嗅球(在邊緣系統)中與第二級神經元形成突觸,第二級感覺神經元,投射至大腦內側顳葉,以及邊緣系統的海馬回和杏仁核。因此,氣味極易引起與情緒有關的記憶。然而,嗅覺只有兩級感覺神經就能傳到大腦了,嗅覺的神經路徑,也是唯一不通過視丘的感覺

聽覺
耳朵的構造
      外耳(空氣)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中耳(固體)           內耳(液體)聲波 鼓膜(耳膜) 聽小骨(鎚骨→砧骨→鐙骨) 卵圓窗 耳蝸

耳咽管:是一個連接中耳鼻咽的通道,可調節中耳與外面空氣的壓力,維持平衡,平常都是關著的,當連接耳咽管及鎚骨的鼓膜張肌收縮時,耳咽管才會打開,如:吞嚥、咳嗽、打哈欠、打噴嚏。但幼兒因耳道較成人短、寬、直,耳咽管不易閉合,所以當感冒時,鼻涕內的病毒就容易逆流到中耳內,造成中耳炎,若未處理,將造成聽小骨被腐蝕,而無法正常的傳遞聲音,造成傳導性耳聾。

聲音的傳遞
聲波會讓鼓膜振動,鼓膜將振動,依序傳給中耳的3塊聽小骨(鎚骨→砧骨→鐙骨)這3塊聽小骨互相敲擊,可將聲音放大20倍,以利接下來,改成以液體為介質來傳播聲音。最後鐙骨傳給卵圓窗(是耳蝸上的窗戶),而鐙骨的上面有鐙骨肌,如果聲波太強的時候,鐙骨肌會收縮,以減少鐙骨的移動,可避免鐙骨太大力撞擊卵圓窗。

振動傳到卵圓窗之後,正式進入內耳的耳蝸,長長的耳蝸分成上中下3個部份,中間包裹的是耳蝸管,裡面含有內淋巴液,以及產生聽覺的關鍵角色-柯氏器(覆蓋在毛細胞上的覆膜+毛細胞+毛細胞下面的基底膜)。而耳蝸管的上面是前庭階,下面是鼓階,前庭階及鼓階都含有外淋巴液。卵圓窗的振動,會先造成前庭階的外淋巴液產生波動,高頻率的聲波傳遞的距離比較短,只能引起,靠近卵圓窗的前庭階外淋巴液產生波動(一根毛細胞,負責接收一種音頻,所以靠近卵圓窗,耳蝸管底/基部內的毛細胞,就是負責接收高音頻的聲波,越往耳蝸管的尾部,蝸孔走,毛細胞所負責接收的音頻就越低)。接著,聲波傳到耳蝸管的內淋巴液,而當內淋巴液也產生波動時,會讓毛細胞上的覆膜移位,並且壓迫下方的基底膜。
這樣一來,插在基底膜上的毛細胞,就會擺動彎曲,當毛細胞彎曲時,毛細胞膜上的K+離子通道會打開,促使細胞外的K+進入細胞內(外淋巴液是組織間液,內淋巴液的成分是細胞質,所以毛細胞是被放在細胞裡面,與內淋巴液,也就是細胞質接觸,而毛細胞內的K+濃度,比一般細胞內的K+濃度低,因此,當毛細胞的K+離子通道打開時,毛細胞外的K+就會進入毛細胞內),產生去極化,使Ca2+通道打開並釋放化學物質,刺激與毛細胞相連的耳蝸神經發動作電位,之後前庭耳蝸神經會來到延腦,一部分會在延腦交叉至對側,然後再往上傳到中腦四疊體的下丘,接著到達視丘的內側膝狀核,然後就傳給大腦顳葉的聽覺皮質區,完成了聽覺的傳遞。

★聽覺:聲波 鼓膜 鎚骨 砧骨 鐙骨 卵圓窗 外淋巴液 內淋巴液 柯氏器(覆膜+毛細胞+基底膜)→ 聽毛細胞彎曲 毛細胞膜上的K+離子通道打開,K+進入細胞內 去極化 釋放化學傳遞物質 前庭耳蝸神經 一部分在延腦交叉 中腦四疊體的下丘 視丘內側膝狀核 傳送到大腦顳葉的聽覺皮質。

耳聾
1.傳導性耳聾:鼓膜或聽小骨的損傷,使聲音無法被傳遞,例如:中耳炎或耳硬化,可配戴助聽器將聲波放大,加強聲波從鼓膜傳給內耳的過程。
2.感覺神經性耳聾:神經傳導路徑病變,或是毛細胞因某強大聲波而造成損傷,此種損傷無法再生。

平衡覺
由內耳的前庭器(3個不同方位的半規管+橢圓囊+球狀囊)所負責,後面與負責聽覺的耳蝸相連。前庭器與耳蝸相似,均含有外淋巴液、內淋巴液及毛細胞,而半規管的毛細胞,上面覆蓋的是類似果凍的膠狀物質-壺腹頂,毛細胞彎曲,產生去極化反應,並釋放化學物質,刺激與毛細胞相連的前庭神經發動作電位,走到小腦、延腦前庭核、動眼中樞及脊髓。另一種前庭器是橢圓囊與球狀囊,毛細胞上面覆蓋的則是耳石膜,耳石膜上有耳石(碳酸鈣結石),當內淋巴液流動時,耳石會往重力方向移動,並帶動耳石膜的移動,使毛細胞彎曲去極化,釋放化學物質。橢圓囊與球狀囊透過耳石構造,能加大反應度,根據毛細胞生長與擺動的方向,橢圓囊能偵測水平方向的加速度,球狀囊能偵測垂直方向的加速度,例如:搭電梯上下移動時,就是藉由球狀囊偵測訊息傳入大腦,來協助身體維持平衡。

*半規管:負責偵測旋轉加速度,維持動態平衡。
*橢圓囊與球狀囊:負責偵測直線加速度(橢圓囊:水平方向;球狀囊:垂直方向),維持靜態平衡。

眼球震顫
當一個人開始不停的向左旋轉,半規管內的淋巴液,也會不停的向左流動,當身體停止旋轉時,半規管內的淋巴液,不會馬上停止而是繼續在流動,而前庭器就會不斷將訊息,傳到動眼中樞。因此,當淋巴液還在流動時,動眼中樞受刺激,而使眼球也跟著不停移動,然後,又突然感覺到身體已經停止旋轉了,所以眼球又跑到中間,但淋巴液依然在流動,動眼中樞又會被影響,所以就產生了眼球來回震顫的現象,當身體旋轉完畢後,會感到頭暈,且周圍的物體、房子在旋轉,這就是因為眼球還在震顫的緣故,屬正常現象。若當身體沒有在旋轉,但前庭器或內淋巴液,仍不停在流動或是毛細胞異常,造成異常訊息持續被傳遞時,也會產生暈眩情形,屬不正常現象,例如:梅尼爾氏症,可能是因為病毒感染,造成內耳的內淋巴液堆積在迷路內、循環不良所致,會產生耳鳴、暈眩及震顫等症狀,嚴重時會有一整天都天旋地轉的感覺。


視覺
◎青光眼:許萊姆氏管堵塞,或分泌出來的水樣液太多,造成眼內壓力過大,壓迫視網膜(內含神經+血管),造成沒有氧氣養分供應,神經死亡,失明。
*睫狀體分泌水樣液 後房 瞳孔 前房 由許萊姆氏管收集水樣液 流回靜脈。
◎近視:眼球前後徑過長,治療是使用凹透鏡。
◎遠視:眼球前後徑過短,治療是使用凸透鏡。
◎散光:角膜或水晶體不平整,光線折射不平均。
◎白內障:水晶體變白變混濁,而變得不透光。
◎老花眼:水晶體失去彈性,當看遠,水晶體被拉扯變扁後,再看近物的時候,水晶體沒有彈性,而彈不回來。

盲點(視盤)
為神經及血管進出視網膜之處,因為沒有桿細胞或椎細胞接受器,所以無法感光。而當雙眼同時睜開時,就會看不到盲點,因為右眼盲點區的視野,為雙眼視野,所以當左眼也張開時,此區的影像,剛好投射在右眼的盲點(看不到)、左眼的視網膜上(看得到),從影像到左右眼的角度不同,因此不可能同時都投射在兩眼的盲點上,所以當兩眼同時打開時,至少還會有一眼看得到,反之,投射在左眼盲點區的影像也會被右眼所看到。

虹膜(瞳孔)的調節
1.交感控制 虹膜的放射狀肌(輻射肌)收縮 瞳孔放大。
2.副交感控制 虹膜的環狀肌收縮 瞳孔縮小。

水晶體的調節
調適作用:透過水晶體受拉扯變扁或變凸,改變水晶體的曲度和厚薄,使影像經由折射後,能正確聚焦於視網膜上,就是類似相機對焦的功能。
睫狀肌呈圓型排列,環繞著水晶體,內圈上綁滿了一圈的橡皮筋(就是懸韌帶),這些橡皮筋一端黏在睫狀肌上,另外一端與水晶體相黏。當看近物時,副交感刺激睫狀肌收縮(半徑縮小,中央空隙變小),橡皮筋就會彎曲變鬆,使水晶體變厚,光線折射角度加大。相反的,當看遠物時,交感刺激睫狀肌放鬆(半徑變大,中央空隙變大),橡皮筋就會被拉緊變直,使水晶體也被往外拉扯變薄,光線折射角度縮小。

*阿托品(Atropine)為蕈毒鹼接受器抑制劑,可抑制副交感神經,因此會造成,虹膜環狀肌鬆弛而瞳孔放大,產生散瞳作用,也會使睫狀肌放鬆,而無法看清楚近物。

視覺的路徑
一道光線進到視網膜時,會依序先照射到節神經元(真正的神經元)→雙極神經元(特化的細胞)→光感受器(特化的細胞,錐細胞與桿細胞)。當光線照射到,最底部的光感受器時,就會開始由光感受器,來接收此光子刺激,然後將訊息傳給雙極神經元,再傳給節神經元,其中,只有節神經元是真正的神經,屬於中樞神經,由寡突膠細胞為髓鞘包覆神經,最後由節神經元發動作電位來通知大腦。

*桿細胞:對光線較敏感,對色彩較不敏感,為夜間主要的感光細胞。因此在黑暗中還能看到東西,主要是桿細胞的作用,但就會較缺乏色彩效果。桿細胞的感光色素為視紫質(rodopsin)
*錐細胞:對色彩較敏感,對光線較不敏感,因此在黑暗中很難分辨物體的顏色。三種錐細胞,具有紅、藍、綠三種光視蛋白(photopsins),與視黃醛(retinal)組成三種光色素,其中兩種光視蛋白,由X染色體負責,因此此處的基因病變,稱為色盲,女性有兩條X,只要其中一條正常即可,所以色盲較常見於男性。

褪色反應(bleaching reaction) 及暗適應
視紫質由順式視黃醛(11-cis-retinal)及視質(opsin)所組成,視黃醛(又稱網膜素)是來自於微生素A的衍生物。當光線照射時,光子會將順式視黃醛打成反式視黃醛,導致視紫質與視黃醛分離,與視紫質分離的反式視黃醛,無法再次接收光線的刺激,此即為褪色反應又稱光適應

暗適應現象:經過一段時間以後,反式視黃醛又變回原本的順式視黃醛,才能再次產生作用。當在光亮之下,桿細胞與錐細胞光色素中的視黃醛,都被打成反式之後,剛踏入黑暗中,將沒有足夠的光色素,可以用來反應微弱的光線,大約五分鐘後,反式視黃醛才能轉成順式,桿細胞才得以大量合成視紫質,因此眼睛對弱光的敏感度大量增加。

夜盲症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,使視紫質的量不夠,因此在夜晚時桿細胞無法發揮作用,而看不到東西。

視覺的傳導
黑暗中 cGMPNa+通道結合 Na+通道開 去極化(暗電流)。
光線下 視黃醛離開光色素→視質活化G-蛋白,G-蛋白活化磷酸雙酯酶 cGMP變成GMP,與Na+通道分離 Na+通道關 過極化 暗電流停止 桿細胞→雙極神經元 刺激節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 視交叉 視徑 視丘外側膝狀核 視放射 傳送到大腦枕葉的視覺皮質。

中央凹(黃斑)
中央凹,位於視網膜的黃斑處,視覺是整個視網膜最敏銳的地方,神經往兩邊挪出位置,讓光線可以直接射入。此處只有錐細胞,且錐細胞光感受器與節神經元的數目相等,錐細胞與節神經的比例為11,一個錐細胞就搭配一個節神經。*桿細胞與錐細胞不同,好幾個桿細胞才會搭配一個節神經,視覺的敏銳度比錐細胞差,但卻增加了視覺對光線的敏感度,因此夜間視覺主要靠桿細胞。

視野與視網膜

1.一顆眼睛分成左右2半,靠近鼻子的稱為鼻側,靠近耳朵的稱為顳側。

2.若將雙眼打開,全部可以看得到的範圍,稱作視野。兩隻眼睛的視網膜都可以看得到的範圍,稱作雙眼視野;太過右邊(或太過左邊),只有右眼視網膜(或左眼視網膜)可以看得的視野,稱作單眼視野。若將全部的視野分為右半邊與左半邊,因為光線經過角膜和水晶體的折射,所以,右半邊的視野,會傳到雙眼的左半側(左眼的顳側、右眼的鼻側)的視網膜上接收;左半邊的視野會傳到雙眼的右半側(左眼的鼻側、右眼的顳側)的視網膜上接收。

3.右腦管左半邊的身體,左腦管右半邊的身體,所以,在視覺神經的傳遞上也是如此,右腦要看左半側的視野(左眼鼻側視網膜+右眼顳側視網膜),左腦要看右半側的視野(左眼顳側視網膜+右眼鼻側視網膜),因此,連接顳側視網膜的神經同側上傳即可,因為是雙眼視野,左右兩眼的視網膜都接收的到的範圍,左右腦一起看,視神經不用交叉上傳,也就是顳側視網膜的神經同側上傳即可。但連接鼻側視網膜的神經(接收的是單眼視野),要交叉到對側後,再上傳至大腦,才能讓視野由對側腦來接收控制。

4.右側的視野,要經由左邊視神經,送入視丘左邊的外側膝狀核,此時的外側膝狀核,同時接收兩邊視網膜(左眼顳側視網膜+右眼鼻側視網膜)傳來的神經訊息,再以視放射方式傳入大腦皮質枕葉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視覺的錐、桿細胞是神經特化的哦 是神經細胞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