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如果無心聆聽,又如何聽見林木倒下的聲音?
腎臟的過濾指的是,將血液由腎絲球(本身就是微血管)過濾到鮑氏囊。這個機制主要在下列三個設計:
1. 解剖上,入球小動脈的管徑比出球小動脈要大條,所以,進水量比出水量大,有利於過濾作用。此時要注意兩個小詭計:(1)交感神經纏繞在入球小動脈上,可以收縮入球,但是出球小動脈卻沒有交感神經末梢,所以交感對它沒有影響。(2)心房利鈉肽(ANP)可以收縮出球小動脈,但無法影響入球小動脈。
2. 腎絲球微血管的孔徑比骨骼肌微血管大了幾百倍,所以,超級容易過濾。
3. 在微血管與鮑氏囊之間,有哪些力量將血液壓出來或吸引出來?一定會先想到就是血壓啊,那課本何必說是血液的靜水壓?因為,血壓的概念常常指的是平均動脈壓,簡單說,身體喜歡有個穩定的血壓,所以,如果某處A的血管收縮,就會把某處B的血管舒張,結果就保持著一個不大會變動的血壓。所以當我們在說,血管的靜水壓,意思就是,這裡的靜水壓可以在整體血壓不變時,卻允許單獨改變自己(例如,控制自己這條微動脈可以單獨收縮或舒張,結果靜水壓會下降或上升,而整體血壓沒有改變)。鮑氏囊雖然有個通往腎小管的開口,但是這些都是密閉空間,平常都是充滿過濾液的,所以,當腎絲球微血管的靜水壓把液體送進來,鮑氏囊本身也會產生抵抗的壓力,這就稱為,鮑氏囊靜水壓。然後,當過濾時留下來蛋白質在血管內,就會立刻產生血液裡膠體滲透壓上升(蛋白質濃度高,膠體滲透壓就高)。所以,高的滲透壓會把過濾液又吸引回來血管內。而此時,因為蛋白質無法過濾出去(雖然實際上有少量小分子蛋白可以,但是此處在討論時,就先刻意的不去管這個流出),所以,我們會先假定,鮑氏囊內是不會有蛋白質的,所以它的膠體滲透壓一開始就被設定為0。
依照上述的力量,就可以得到:從血液過濾到鮑氏囊 =
血液的靜水壓 – 鮑氏囊的靜水壓 – 血液的膠體滲透壓
例子:
1. 交感神經上升:會導致心跳跟心搏量上升,血管收縮,所以血壓上升,平均動脈壓上升。但是,雖然因此會使得微血管靜水壓也上升,但因為它收縮入球小動脈,結果反而讓腎絲球微血管的靜水壓下降(入球與出球的口徑就很靠近,然後入球變小,進來的血量也減少),GFR(腎絲球過濾率)下降。排尿量下降。血壓持續上升。
2. 血量上升導致的血壓上升,這時候並沒有交感神經的作用,所以,入球小動脈的血壓上升,結果就是腎絲球微血管靜水壓上升,GFR上升。排尿量上升,藉此降低血量後,血壓就可以下降。同時,血量上升導致ANP分泌增加,收縮出球小動脈,結果又更進一步推高GFR,增加排尿量。降低血壓。
3. 流很多汗,又沒喝水,會降低血量,使血壓下降。此時,啟動交感神經,就會走上述1.的路徑,讓GFR下降,排尿量下降,提高血壓。同時,血壓下降還會啟動腎素,引起醛固酮回收鈉離子,回收水分,再度降低尿量,提高血量,提高血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