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,超過百座,宏偉開闊,秀麗驚奇!但沒有充足的知識,與準備好的體能,發生山難也是可以想像。
肌肉不是練成一塊塊的,就是準備好的體能。爬山,有各種地形,大崩壁,稜線,陡上陡下,或是碎石坡,或是樹根纏繞。攀爬其中尋找踩點,是經常要四肢併用,靈活穿越的。因此,全身肌肉的協調性,來自於肌肉骨骼的本體感覺,與上運動神經元的指揮調度,才是不受傷,能支撐,使命必達的關鍵。
尤其是維持脊椎正確位置的慢肌,所謂,核心肌群,是最難訓練,又跟我們日常息息相關。看著以下的文字..........
也許~ 當我們懂它,就更能珍惜它,願意善待它~
※粗肌絲:肌凝蛋白(myosin)(包括橫橋及黏在粗肌絲上的橫橋尾巴)。
※細肌絲:肌動蛋白(actin)、旋轉素(troponin)、旋轉肌凝蛋白(tropomyosin)。
細肌絲就像是2條項鍊纏繞在一起,上面一顆顆排列的小珍珠就是actin(肌動蛋白)。另外有一條繩子纏繞在珍珠前面的是tropomyosin(旋轉肌凝素),而繩子上黏了三顆美麗的寶石則稱為troponin(旋轉素)。這3顆寶石分別稱為Troponin T(與tropomyosin結合)、Troponin C(與Ca2+結合)、Troponin I(覆蓋住actin與橫橋要互相結合的部位)。
骨骼肌的構造
一塊骨骼肌由很多個肌細胞所組成,一般把肌細胞叫肌纖維,當初發育時,一個細胞是由數十個細胞融合成的,所以,出生後就因具有數十個細胞核而無法再做細胞分裂。因此,請小心使用你的肌細胞啊!而每個人的肌細胞數目不盡相同,由基因決定。但是,之所以肌肉可以越練越大塊,是因為每一個肌細胞可以因為收縮運動的刺激,而合成更多肌原纖維,因此把肌細胞塞得比以前更大,也可以產生更多肌力。
肌節(兩條Z line之間)為肌肉收縮的基本單位,肌肉收縮就是讓肌節變短。粗肌絲在中間,細肌絲在兩側,Z line將每一條細肌絲的末端連結著。而在長長的粗肌絲的最中間,有一條M line連結,將粗肌絲隔成兩半,在M line兩側,粗肌絲上的橫橋的頭,伸出去的方向是相反的,這樣肌肉在收縮時,才能藉由相反方向的橫橋,將兩側的細肌絲都往中間M line的方向拉過來,使肌節收縮(兩側Z line向M line移動,使兩側Z line的距離縮短)。
另外還有一個構造,稱做肌聯蛋白絲(Titin
filament,或稱微絲),它貫穿粗肌絲,並把粗肌絲固定於Zline上,發揮了類似彈簧的功能。肌肉收縮使兩側Z line互相靠近後,就會把這個彈簧壓縮,所以當肌肉一放鬆,就會讓彈簧自動回彈,讓Z line回復到原來的位置。所以,Titin
filament就有使肌肉放鬆時,彈回至靜止狀態的長度的功能,不用再消耗能量恢復原狀。如果肌肉不斷被拉長,使Titin
filament斷掉時,肌肉就沒有收縮放鬆的功能了。
肌纖維有深淺不一的橫紋,深色的地方是粗肌絲聚集的地方,稱為A band,粗肌絲的長度不會改變,因此A band的長度也不會改變;淺色的地方是細肌絲聚集的地方,稱為I band,I band只能包含細肌絲在內,肌肉收縮時細肌絲與粗肌絲重疊的地方就不能算在I band中,因此當肌肉收縮,細肌絲被粗肌絲拉往M line時,與粗肌絲重疊的地方就會變多,I band就會變短。另外還有一個稱為H zone的地方,H zone是指只包含粗肌絲在內的地方,若肌肉收縮2側的細肌絲往中間靠攏時,H zone就會變短。
◎肌肉收縮時
變短:肌節、I band、H zone。
長度不變:A band(=粗肌絲的長度)、粗肌絲本身、細肌絲本身。
肌肉的收縮與橫橋循環
肌肉要收縮,myosin上的橫橋必須與細肌絲上的actin結合,橫橋分別將M line兩側的細肌絲拉靠近中間,使肌節變短,達到肌肉收縮目的。但是,別忘了Titin
filament的存在,如果橫橋工作結束回去休息(橫橋與actin分離)時,Titin filament會再將收縮的肌肉彈回去,就像把石頭推上山,一放手,石頭又滾下山。將永遠無法使肌肉縮短。因此,所有的橫橋要做好接力賽,當一個橫橋要離開actin時,隔壁的橫橋就要即時接住下一個actin,就能避免接力賽「掉棒」!
再回憶一下,當肌肉沒有要收縮的時候,tropomyosin就會覆蓋住actin要與橫橋互相結合的部位。想收縮,則必須要有鈣離子存在。還記得嗎?細胞的設計都利用鈣離子來做最關鍵的事情,所以鈣離子特別在細胞內外濃度差異到1萬倍,這樣,放鈣進入細胞質,才會有轟轟烈烈的效果。所以,當Ca2+與Troponin C結合,就立馬帶動tropomyosin整條往上移動,使Troponin I與actin結合部位分離,把actin結合部位露出來,這樣橫橋就黏上actin,而開始拖動,產生肌力。因此,只要Ca2+仍連接在Troponin C上,肌肉收縮過程即可重複的進行。
那麼骨骼肌收縮所需的Ca2+要從哪裡來呢?骨骼肌的肌原纖維之間有很多的橫小管(T小管)相接,橫小管又跟很多的肌漿網(肌內質網)相連,動作電位傳遞到這些橫小管時,管膜上的DHP受體,在電位刺激下,將與肌漿網膜上的雷恩諾鹼受體結合,這個鹼受體本身就是鈣離子通道的一部分,所以,順勢打開了肌內質網的鈣通道,鈣就瞬間湧入細胞質。這些連鎖反應,要靠肌肉細胞發動作電位來啟動。因此,圍繞在肌原纖維旁邊的肌漿網,就能以最近的距離,快速提供肌肉收縮所需的Ca2+。
橫橋循環:運動神經末梢釋放ACh → ACh與肌肉細胞膜上的尼古丁接受器作用,產生終板電位,超過閾值後引發動作電位 → 橫小管(T小管)將動作電位傳進,活化管膜上的DHP受體 → 接力活化肌漿網上的雷恩諾鹼受體,打開Ca2+通道,肌漿網(終池)中的Ca2+釋出 → Ca2+與細肌絲上的troponin C結合,tropomyosin產生位移,而露出actin上的橫橋結合位置 → 已經水解ATP的能化的橫橋 → 橫橋與actin結合 → ADP與Pi掉出,使橫橋的頭轉向(力擊),拖動細肌絲 → 新的ATP再與橫橋結合,使得橫橋得以和actin分離 → 重複
當動作電位停止後,肌漿網以初級主動運輸回收Ca2+,而tropomyosin也回到原位將actin與橫橋的結合部位蓋住,橫橋循環才能真的停止,肌肉也才能真正放鬆。
★橫橋從原本靜止狀態,經過一次的力擊,再回到靜止狀態,這樣一個完整的橫橋循環,總共需消耗2個ATP才能完成。
★需消耗ATP:①力擊 ②橫橋與actin分離 ③回收Ca2+至肌漿網中(初級主動運輸)。
※屍僵:死後因肌肉缺乏ATP,沒有新的ATP與橫橋結合時,就會使得橫橋與actin無法分開,而呈現肌肉僵硬的狀態。
肌肉疲乏
一、肌肉本身疲乏
(一)傳導缺失:動作電位持續傳遞訊號,將造成K+在細胞外堆積過多,使肌肉的動作電位無法順著T小管傳入肌細胞中,導致鈣離子無法從肌內質網釋放出來,將會中斷橫橋循環的進行。
(二)乳酸堆積:肌肉持續在收縮時,整塊肌肉僵硬,血液無法流通,肌肉無法得到氧氣養分供應,且代謝廢物無法排出,因此肌肉只好以無氧呼吸的方式,進行糖解作用提供能量,因而產生乳酸,增高的氫離子(酸)濃度會改變蛋白質結構及活性,因為橫橋本身就是蛋白質結構,因此無法進行橫橋循環。
(三)因肌肉肝糖(能量)耗盡,而降低肌漿網釋放Ca2+的能力。
(四)抑制橫橋週期:橫橋循環時,會不斷的將ATP水解成ADP+Pi,因此即使糖解作用能製造ATP,但橫橋可能也無法使用到ATP,因為周圍堆滿了ADP及Pi,降低了ATP的濃度,抑制了橫橋週期的運行。
=> 然而,每個細胞都有的鈉鉀幫浦(初級主動運輸)也將得不到ATP,使鈉鉀幫浦無法正常進行,無法維持細胞內外,離子濃度及滲透壓,會使細胞破裂,演變成橫紋肌溶解,肌動蛋白與肌凝蛋白,以及許多酵素跑到血液中,這些肌原纖維隨血流跑到腎臟時,會塞住腎絲球,造成腎臟血流供應下降,嚴重將造成腎衰竭。
二、中樞疲勞:
運動神經驅動肌肉收縮能力下降,運動神經不想發動作電位,這是因為連接肌肉的感覺神經告訴大腦我很累,肌肉需要休息,目的是為了避免運動過度對肌肉造成傷害,但大腦卻可透過意識控制,使用意志力強迫持續運動,運動傷害也因此而產生。
肌肉使用能量的來源
肌細胞內有肌球素(myoglobin),類似血紅素,外觀看起來是紅色的。肌球素也會攜帶氧氣,氧氣是從血液中的血紅素搶來的,肌球素比血紅素更會搶氧氣,因此肌球素是肌肉中的氧氣小倉庫,能在肌肉運動時快速提供氧氣。而肌肉中儲存的燃料是肝醣(一大堆的葡萄糖所合成),全身只有肝臟和肌肉可以儲存肝醣。
當肌肉要收縮開始工作時,能量需求會先使用 ①細胞質中的ATP,當ATP用完後換成使用 ②磷酸肌胺酸(Creatine phosphate),當Creatine kinase
(CK)這種酵素使磷酸肌酸變成肌胺酸(Creatine)的時候,會釋放出ATP,而休息時,Creatine kinase 可再把Creatine與ATP結合變成磷酸肌酸,將高能量的ATP儲存起來。然而,Creatine反覆工作壞掉以後,會代謝成肌酐酸(Creatinine,
Cr)並交給血液由腎臟排出體外。③大約運動後5分鐘,細胞中的磷酸肌酸就會用完,接下來會使用氧化磷酸化(在粒線體中進行)來產生能量,當粒線體吸收來自血液的氧氣及能量(如:葡萄糖、脂肪酸、胺基酸)就會製造出ATP,若此時血液無法提供氧氣,將會跳過氧化磷酸化這個方式,而直接以無氧呼吸進行糖解作用。④ 糖解作用,可在血液無法提供氧氣時,在無氧的狀態下提供能量給肌肉使用。是藉由肌肉中儲存的肝糖分解成葡萄糖後,進行糖解作用,代謝產物是乳酸,乳酸會在肌肉休息放鬆時流入血液,進到肝臟重新合成為肝糖儲存,若肌肉已進行到糖解作用,還不斷的在收縮時,就很容易因乳酸堆積而產生肌肉疲勞現象。
★不需使用到氧氣:磷酸肌酸、糖解作用。
ATP的來源
(1)葡萄糖(在粒線體)→ 有氧呼吸 → 產生38個ATP。
(2)葡萄糖(在細胞質)→ 無氧呼吸 → 產生2個ATP + 1個乳酸。
能量的消耗
(1)骨骼肌休息時、緩和(輕度)運動:主要經由脂肪酸的有氧呼吸獲取能量。
(2)中度運動:主要經由脂肪酸(50%)與糖類(50%)中獲取能量。
(3)激烈運動:主要經由糖類獲取能量。
氧債
運動時,血紅素及肌球素裡面儲存的氧氣,會持續被使用消耗掉,而身體用來提供給運動時,新陳代謝加快的組織所需的氧氣,以及提供氧氣來代謝無氧呼吸時所產生的乳酸,都會使體內氧氣被消耗;運動後會呼吸加快、喘,是因為身體想吸入更多的氧氣,這些額外攝取的氧氣,是用以償還給運動時所積欠的氧債,這時肌球素會一直從血紅素搶氧氣過來,以補充肌球素內的氧氣。
肌肉的收縮類型
(1)等長收縮:當用手舉起一個重物並保持手臂於半空中的位置時,手臂肌肉便產生了等長收縮。如手接觸到啞鈴,要把啞鈴拿起來的動作,還在克服啞鈴的重量,尚未舉起啞鈴,這時候,橫橋與actin已經結合,處於能化狀態,可以進行橫橋循環,但沒有拖動細肌絲。
(2)等張收縮:或稱為向心收縮或縮短收縮,例如:當舉起啞鈴,肱二頭肌在彎屈前臂時,便是進行向心收縮;當你慢慢地將啞鈴放回去,肱二頭肌愈來愈長就是在進行離心收縮,然後之後又變成等長收縮將啞鈴放回去。
(3)離心收縮:或稱伸長收縮,當施加於肌肉並使其伸展的力量大於肌肉收縮的力量時,肌肉將被此力量所拉長。
骨骼肌分類
依照骨骼肌橫橋水解ATP的快慢可分為:慢肌纖維(水解ATP速度慢)與快肌纖維(水解ATP速度快)。每一塊肌肉都含有慢肌和快肌的成分,只是比例不同:
(1)慢氧化肌:有氧呼吸,高耐力,高肌球素,高粒腺體,紅肌(氧化肌),肌纖維內的脂肪含量較多,在背肌占大多數的比例是慢肌,主要存在於不需要做出急迫反應的肌肉,可耐疲勞、適合慢跑。
(2)快醣解肌:無氧呼吸(含大量肝醣及醣解酵素來進行無氧呼吸),低肌球素,白肌,肌纖維內的脂肪含量較少,在手和腳占大多數的比例是快醣解肌,因為要馬上水解ATP,做出戰或逃的反應,適合短跑。肌肉細胞直徑最大。
(3)快氧化醣解肌纖維:有氧或無氧呼吸,不易產生疲乏。也可以快速糖解,低耐力,低肌球素。
上運動神經元
上運動神經元對骨骼肌的控制路徑:
1.皮質脊髓徑(錐體路徑):由大腦皮質直接下行至脊髓,中間沒有突觸:
(1)外側皮質脊髓徑:中央前回 → 延腦錐體處交叉至對側 → 脊髓 → 脊髓聯絡神經元 → 下運動神經元 → 肌肉。
(2)前皮質脊髓徑:中央前回 → 脊髓 → 脊髓交叉至對側 → 脊髓聯絡神經元 → 下運動神經元 → 肌肉。
2.錐體外運動徑:延髓和橋腦的網狀結構 → 網狀脊髓徑、紅核脊髓徑、前庭脊髓徑 → 下運動神經元。
★感覺及運動神經纖維合為一束,外被結締組織構成的外鞘包覆,形成脊神經。
小腦的控制
(1)小腦和大腦相同,可接受自肌梭及高爾基肌腱器傳來的感覺訊息。
(2)間接地經由前庭核、紅核及基底核來影響運動神經元的活動,然後再經由網狀脊髓徑、紅核脊髓徑及前庭脊髓徑(此三者統稱椎體外路徑)來影響下運動神經元。
(3)所有由小腦發出的訊號均屬於抑制性衝動,其目的為消除不適當的神經衝動,有助於動作協調。因此,小腦受損者,失去抑制功能,則會產生意向性震顫(intention
tremor),導致四肢持續來回的擺動。
基底核(基底神經節)的控制
(1)基底核主要包括尾狀核、殼核及蒼白球;也包含了視丘、視丘下部、黑質及紅核等處。
(2)基底核經由網狀結構中的突觸,可抑制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。
(3)基底核的損害將造成肌肉緊張度增加,表現出運動不能,如:巴金森氏症(Parkinson’s
disease),或無法控制運動,如舞蹈症(chorea)。
★巴金森氏症(靜止性震顫):巴金森氏症病因是,黑質發出至尾狀核的多巴胺神經死亡,會造成肌肉僵硬(撲克臉),有休息性的顫抖(手無法指到鼻尖),動作及說話起使困難。
=> 中腦有兩組多巴胺神經元,分別為黑質紋狀體系統及中腦邊緣系統,黑質紋狀體系統與骨骼肌運動協調有關。中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體在中腦,軸突投射到基底核,由ventral
tegmental area投射到前腦的邊緣系統,特別是其中與酬賞和處罰調控有關的伏隔核(nucleus
accumbans),此系統過份旺盛,被認為是精神分裂原因之一。
★舞蹈症=哈丁頓氏症:尾狀核的GABA退化。
★巴賓司基氏反射(嬰兒有是正常的):刺激足底外側時,大拇指會翹起、其他四指會外翻,可在錐體運動系統損傷時測得。
基底神經核
基底核是由神經元細胞體聚集所形成的灰質團塊。基底核的黑質紋狀體多巴胺系統負責運動控制,當基底核的GABA神經死亡,會引起杭丁頓氏症(舞蹈症),而如果是位於中腦黑質的多巴胺死亡,其投射到基底核的多巴胺軸突末梢就會消失,造成的是巴金森氏症。
下運動神經元
肌肉中有兩種感覺接受器,其一是:肌梭 (muscle spindle),構造像一根針一樣的細小,負責將肌肉的長度訊息傳回大腦。當肌肉突然放鬆(肌纖維被拉長)時,肌梭會馬上通知大腦讓這塊肌肉收縮。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肌肉保有一定的張力,不可以太放鬆,以備有緊急事件時要立即做出收縮反應。其中,α運動神經元連結梭外纖維,即肌梭所在的那塊肌肉纖維;γ運動神經元連結梭內纖維,較細且傳導較慢,只會造成肌梭等長收縮。
肌梭(牽張反射)→牽張反射=單突觸反射=肌梭反射=膝跳反射
每一塊肌肉都具有牽張反射的功能,而在四肢的伸肌上表現得最為明顯,如:常見的膝跳反射,用叩診槌到韌帶,拉扯肌腱(肌肉拉長,長度改變),感覺神經將訊息傳給脊髓的運動神經,α運動神經元使肌肉收縮,γ運動神經元使肌梭自己也收縮變短。
反射是指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即可造成骨骼肌的反射收縮,不需要上運動神經元的傳導。正常情況下,在肌肉放鬆時,γ運動神經元仍然必須保持一定的活性,以使肌梭維持一定的張力。一旦肌肉過度鬆弛,則會刺激肌梭產生牽張反射而作適當的收縮,這種機制使肌肉得以維持其正常的長度及張力,也就是肌肉緊張度。
★肌肉鬆弛劑:①抑制α運動神經元②抑制ACh接受器。
★治療肌肉緊張:抑制γ運動神經元(肌梭)。
第二種感覺接受器:高爾基肌腱器 (Golgi Tendon Organs)
位於肌腱上。此種抑制性的高爾基肌腱器反射,屬於雙突觸反射(disynaptic
reflex),能夠持續地監控肌肉張力、重量改變,可預防肌肉過度的收縮或外力牽張,保護肌肉免於受傷。例如:拿一個很重的東西(肌腱的張力增加)→ 高爾基肌腱器 → 感覺神經元 → 活化抑制性的中間神經元 → 抑制α運動神經元 → 肌肉放鬆(把東西放掉)→ 肌腱張力↓。
交互神經投射
控制一塊肌肉時,也必須同時控制另一塊拮抗肌,叫交互神經投射一塊肌肉也產生反應。例如:牽張反射使原動肌收縮(單突觸)→ 抑制性中間神經元 → 抑制拮抗肌收縮,使其放鬆(雙突觸)。
雙重交互神經支配(交叉伸肌反射)
除了肌梭極高爾基肌腱器引發反射外,也可以藉由痛覺接受器,引發反射。例如:踩到釘子的腳 → 痛覺 →屈肌收縮,伸肌放鬆,腳收回 → 中間神經元跨到對側 → 使另一隻腳的屈肌放鬆,伸肌收縮,以便在踩到釘子的腳產生彎曲離開傷害時,另一隻腳伸直以保持身體的平衡。
臨床補充案例
1.致病機轉:
因鈉鉀幫浦無法正常運作,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及滲透壓失衡,細胞破裂,或是,肌肉組織長期受壓,而使受傷缺氧的肌肉組織,釋放出肌球蛋白(myoglobin)、氮氧化物、K+、H+、肌酸磷酸酶(Creatine Kinase,
CK) 、毒性廢物到血液中。常見於過度激烈運動、肢體受壓或血流阻斷過久、肌肉壞死之患者。
2.臨床症狀:
(1)腎衰竭:受傷缺氧肌肉,釋放出肌蛋白(myoglobin)及氮氧化物到血液中 → 堵住腎絲球及腎小管 → 造成腎臟損傷、腎絲球發炎 → 腎衰竭 → 少尿或無尿、排出可樂色的尿液。
(2)低血容積:若是肢體受壓,動脈尚可送出一些血液,此時,血管通透性上升,靜脈則因受壓無法回收血液 → 導致肢體水腫 → 體液留在第三空間 → 低血容積性休克。
(3)高血鉀(細胞內K+跑出來):
①高血鉀使細胞膜電位提高 → 去極化後,更難恢復到靜止膜電位上 → 鈉離子通道無法離開去活化 → 心肌電位產生受阻 → 心肌收縮下降、心律不整 → 心因性休克。
②高血鉀 → 腎臟遠曲小管及皮質集尿管,K+的分泌增加、H+的分泌減少 → 代謝性酸中毒。
(4)低血鈣(受損肌肉釋放出肌蛋白,使血液中的蛋白質增加,造成過多的Ca2+與血中蛋白結合 → 低血鈣):凝血功能下降 →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(dessiminated intiavascular coagulation, DIC)。
3.醫療處置:
(1)給予生理食鹽水靜脈輸注,並加入重碳酸鹽(Bicarbonate)矯正酸中毒。
(2)監測尿液量及pH值,給予利尿劑mannitol。
很詳細,對我的國考很有幫助,讚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