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

呼吸的機械原理

生命需要水,呼吸也需要水,但是,肺有太多水會淹死!血漿有太多水會中毒!

所以,生命重在平衡,而每個人都有原始的生理能力去平衡自己~ 

過度的給予是一種扼殺,過度的關注,是控制,也是剝奪,剝奪其自己平衡的能力!




肺泡主要是由第一型肺泡細胞所構成,而第二型肺泡細胞,主要的工作是分泌表面張力素劑(surfactant,塗在肺泡的表面,能切斷水分子之間的鍵結,破壞水分子的表面張力,幫助肺更容易被撐開,增加肺的順應性)。肺泡組成一個微小的空間,讓空氣能自由進出,而要讓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血液中,第一步就是氣體要先溶解在液體中,才能再擴散入血液,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討論水的表面張力,以及如何破壞表面張力的原因。

當空氣中的髒東西進入到呼吸道的傳導區(氣管、支氣管、小氣管)時,上皮細胞會分泌黏液,將髒東西卡住,並藉由纖毛的擺動,將外來的微生物、有毒物質排出呼吸道,也可藉由巨噬細胞將其吞噬,而巨噬細胞也能吞噬掉經過肺循環的血栓。呼吸道的傳導區是指沒有肺泡,無法做氣體交換的區域。主要功能是將氣體層層引導,最後進入呼吸性細支氣管(從此處開始有肺泡)。此外也有溫暖濕潤吸入的空氣、並可利用氣流以發聲的功能。另一個作用是,其平滑肌能收縮細支氣管,若某一處的肺泡功能不良或血管供應不良時,可藉由將此處的細支氣管收縮,減少空氣流入,將氣體灌流至他處進行,以更有效的氣體交換,避免浪費。若呼吸道堵住,緊急之手術為氣管切開術及造口術,可促使氣流通過。

空氣經由氣管進來,進到支氣管、終末細支氣管、呼吸性細支氣管,其中,終末細支氣管是所有氣管中最窄的地方,這裡是沒有肺泡,也不進行氣體交換的最後一段細支氣管,而在呼吸性細支氣管(有50萬個分支)才是存在有肺泡的地方。整個肺泡的表面積張開來,就像一個足球場那麼大。而氣管、支氣管周圍有許多像橡皮筋一樣的平滑肌,將氣管捆在一起,當平滑肌收縮時可將小支氣管、細支氣管收縮,此時,其下方的肺泡就就無法進行氣體交換。所以,氣喘是一個漸進性的,當愈來愈嚴重的時候連大支氣管也被收縮起來。

肋膜囊,是一個囊狀的結構、左右各一個,包住左右肺。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個氣球,拳頭是肺,當拳頭擠壓氣球時,氣球會將拳頭包住,也就是肋膜囊會將肺臟包住,肋膜囊的一側是跟胸廓連結,另一側則跟肺相連結。
現在先定義:一大氣壓,760mmHg當成0。大於一大氣壓(> 0)就是正壓,小於一大氣壓就(< 0)就是負壓。肋膜囊裡面是非常薄的一層液體,呈現負壓狀態,可將胸廓與肺臟,兩邊都同時緊緊吸住。而呼吸就像吹氣球一樣,要將氣球撐大,因此,吸人生的第一口氣是非常費力的。但是等到氣球脹大後,吐氣時,會發現即便用盡力氣,也無法將肺泡裡的氣全部吐完,這是因為肋膜囊內的負壓,幫助我們在一出生,吸了第一口氣之後,就將肺泡吸住了,所以吐氣時,肺泡裡永遠有氣體無法完全吐出(這就是肺餘容積,要注意這是用力吐到沒有力氣再吐時,肺泡裡所剩的體積,70kg體重的人約有1200ml)。這樣,日後的每一次吸氣,都不必再從完全閉合的肺泡吹開來,所以不用再像吹第一口氣球時那麼費力。

然而,當肋膜囊被刺破時,空氣就會從外面迅速跑到肋膜囊內,使肋膜囊無法再保持負壓,變為與外界相同,為一大氣壓 = 0,於是肋膜囊原本可將胸廓與肺臟吸住的能力消失,導致肺彈回去原本的樣子,造成肺塌陷,這就是所謂的『氣胸』,此時,胸廓也會往外突出。因為肋膜囊左右各一,所以,氣胸可以左右肺部各自發生。

波以耳定律:定量氣體之壓力與其體積成反比。在一個容器中,擁有固定量的氣體,將容器的體積縮小,此時氣體可移動的空間變小、很容易就碰觸到容器的牆壁,壓力也就變大了;若將容器的體積增大,此時氣體可移動的空間變大、不容易碰觸到容器的牆壁,壓力也就變小了。因此體積愈大壓力就愈小,體積愈小壓力就愈大。

再回到血流量時的 F = rP/R,空氣的流動也可以用這個觀念。就是要有壓力差才有氣流。就像我們的肺臟一樣,當吐氣吐到不能再吐時,代表沒有氣流了,就代表肺內外沒有壓力差,也就是肺泡內的壓力與外面的大氣壓相同( = 0)。當橫膈下降,外肋間肌收縮肺內體積增大時,根據波以耳定律,壓力就會下降,此時肺內低於一大氣壓(< 0),外界一大氣壓的空氣就會跑進來,完成吸氣的動作。因此,會說我們採用的是負壓呼吸法,利用體積大壓力就小的方式,讓外界空氣自然灌入肺內。

吸氣時肺泡壓可以從0--1mmHg,肋膜內囊壓最負可以到-7mmHg;吐氣時肺內壓約為0-+1mmHg,肋膜內囊壓最正為-4mmHg。定義:肺間壓 =肺泡壓肋膜內壓,因此可以發現無論何時,肺間壓都會是一個正數。這個壓力差代表著一個讓肺張開的能力,肺間壓愈大則肺臟就愈容易被撐開。肋骨軟骨能於用力吸氣時增大胸腔體積,幫助吸入更多的空氣,而安靜的呼吸主要是用到橫膈肌,用力的吸氣會用到外肋間肌、胸鎖乳突肌,用力吐氣時則會用到內肋間肌、腹肌。

順應性(compliance):在吸氣時促使肺泡易被牽扯擴張。每單位肺間壓改變所造成的肺部體積改變,用公式表示為ΔV/ΔP。當耗一點點的力量就能將肺臟撐大就是肺臟的順應性佳,而當肺纖維化、肺浸潤、肺水腫時肺的彈性變差或肺切除時,則會降低肺的順應性。

彈性(elasticity):是指在伸展後組織恢復至原來大小的能力,即肺撐開後可以彈回原來大小的力量。

當肺泡的表面張力過大,肺容易塌陷。所以,拉佩氏定律:若肺泡無表面作用素,則在吐氣時,小肺泡的氣會容易進入大肺泡而塌陷,整體肺泡的總表面積就會減少很多。因此表面作用素除了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以外,也可以避免因為小肺泡塌陷而減少的呼吸面積。在妊娠28周以下出生的早產兒,有60%的表面張力素都分泌不夠,造成肺泡塌陷,稱為呼吸窘迫症候群(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, RDS),需要額外補充表面作用素。

肺容積與肺容量
潮氣容積:平常平靜的呼吸,未用力呼吸,所吸入或呼出的氣體容積。
吸氣儲備容積:用力吸,去掉潮氣容積,所能吸入氣體的最大容積。
呼氣儲備容積:用力呼氣,去掉潮氣容積,所能呼出氣體的最大容積。
肺餘容積:因為肺泡不會塌,所以在肺內會有殘餘的氣體容積,就是指用盡最大力量呼氣,也無法排出的空氣體積。
吸氣容量 = 潮氣容積 + 吸氣儲備容積。
功能肺餘容量(正常潮氣呼吸所剩的O2= 呼氣儲備容積 + 肺餘容積。
肺活量 = 潮氣容積 + 吸氣儲備容積 + 呼氣儲備容積。
肺總量 = 肺活量 + 肺餘容積。

★解剖死腔或解剖無效腔(呼吸傳導區):僅傳送氣體至肺泡,而不進行氣體交換的區域,也就是沒有呼吸功能的地方。
肺泡無效腔:有通氣,卻沒有血流灌注的肺泡(有可能發生血管栓塞)
生理無效腔:解剖無效腔 + 肺泡無效腔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